前言
这本书在2023年就看过一部分,后因种种原因中途放弃,最近“全年阅读计划”重拾阅读。
正文
小说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,正好覆盖了 “文化大革命”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 这一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十年。故事围绕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玉厚一家展开:
哥哥孙少安:
- 一个13岁就辍学扛起家庭重担的农村青年。他立足于土地,敢于挑战旧规,率先实行生产责任制,后开办砖厂,历经无数次失败与成功。他的奋斗是为了让家人和乡亲们“吃饱穿暖”,过上体面的生活。
- 他与田润叶的爱情因城乡和身份的鸿沟而成为悲剧,最终与善良能干的贺秀莲结为夫妻。
弟弟孙少平:
- 一个有文化、渴望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农村青年。他受过高中教育,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。他做过揽工汉、煤矿工人,在极其艰苦的体力劳动中,始终依靠书籍保持精神的独立与高贵。
- 他与田晓霞(地委书记的女儿)的爱情,是超越阶级的精神共鸣,但最终以晓霞的牺牲而告终,成为全书最大的遗憾之一。
总结
第一次放弃阅读原因之一是少安与润叶的爱情的悲剧,为他们感到遗憾同时内心一时难以难以接受。 从少安少平一家故事,转头看看自己的生活,和他们比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,不用为吃穿而苦恼(这大概也是长辈眼中常常感叹我们生的好时代)。但我们好像也是烦恼的,房贷、车贷、育儿、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“责任制”和“烂包光景”。我们和少安少平一样,在属于自己的平凡世界里,扛起责任,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。